耀陽實驗室設備| 排煙櫃、實驗室設計與無塵室
店家文章分享
學校實驗室規劃:設計、設備與安全全攻略
在科學教育日益強調實作與創新的今日,實驗室已不再只是教學輔助空間,而是學生實踐理論、進行探究、激發創意的關鍵場域。一個設計完善的實驗室,不僅能提升學習成效,更可確保師生安全,並為學校建立具前瞻性的教學資源。本篇將從需求調查、空間規劃、安全法規、環境設計、建材選用與常見問題解答等面向,帶您全面理解校園實驗室的規劃核心。
一、規劃前的需求調查與定位
1. 分析教育與實驗需求
課程內容匹配:應根據學校各學科課程(如化學、生物、物理、工程等)深入分析教學內容與實驗目標,明確各類實驗室的核心功能與所需配置。
未來彈性考量:需考慮未來可能導入的新課程與實驗方式,例如PBL教學、跨領域實驗課程等,預留空間與系統彈性。
2. 預算與資源評估
預算規劃:整體預算應涵蓋設備採購、空間裝修、系統建置、師資訓練與日常維護,避免後期出現額外支出。
資源整合策略:評估學校現有儀器資源、校區設備共享可行性,或與鄰近大學、研究單位建立合作共享機制,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二、空間規劃與設計布局
1. 功能區劃分
專業實驗區:根據不同學科特性設計專屬實驗空間,避免交叉污染與使用衝突。例如:
化學實驗區:需設有抽氣設備與耐腐蝕桌面。
生物實驗區:需配置無菌工作台與生物安全櫃。
物理與工程區:需考量大型器材擺設與電力負載。
輔助區域規劃:
器材室與耗材儲藏區
清洗區與廢液處理空間
教學區與觀察區(如教師示範檯)
2. 動線設計與安全考量
主要通道寬度:應保持在150–180 cm,確保2–3人並行與緊急疏散需求。
設備前方空間:設備操作區需保留至少120 cm空間,避免操作擁擠。
應急動線與安全設施:
緊急出口數量與位置應依照《建築技術規則》設置
全區配置滅火器、急救箱、緊急洗眼器與洩漏應對裝置
國際安全標準參考:
OSHA:規範走道與工作區最小寬度
NFPA 101:提供生命安全疏散參數
三、環境控制與通風設計
傳統設計盲點與現代轉型需求
早期許多學校在設計實驗室時,常以「教室用途」為主體思維進行空間配置,僅將其視為具備桌椅與基本電源的教學空間,忽略實驗活動對排風、氣體控制與環境安全的特殊需求。結果導致:
空間雖有實驗功能,卻無法有效排除有害氣體與揮發性物質;
化學實驗與生物實驗時常出現刺鼻氣味與高風險操作場景;
部分學校甚至在無抽風櫃情況下進行開放加熱、酸鹼混合,潛藏極大安全隱患。
這類設計盲點反映出對「實驗空間=特殊操作場所」的認知不足,也未考量排氣路徑、氣流平衡與室內空氣品質對師生健康的長期影響。隨著教育部與相關法規逐步強化對校園安全與職安的重視,現代實驗室設計正逐步轉向以「實驗功能本位+專業工程整合」為核心的空間思維。
1. 通風與排煙系統
建議採用獨立排煙系統與新風引入機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並針對化學實驗區增設中央抽風管道或局部排氣罩。
高階實驗室應考慮變風量通風(VAV)系統,依據使用狀態調節風速與耗能。
2. 空調與溫濕度控制
實驗室環境需控制在穩定溫濕度範圍(例如21°C ± 2°C、50%RH ± 10%),避免儀器誤差與實驗失敗。
配置除濕系統,尤其針對生物樣本保存與電子儀器室。
四、安全法規與管理措施
1. 法規遵循與設計依據
應全面符合:
教育部《學校建築設計規範》
內政部《消防法》與《建築技術規則》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2. 日常維護與風險管理
制定SOP與年度維護計畫:
定期校正:如天平、pH計、氣體監測器等
通風系統檢測:每季一次氣流檢測與濾網更換
建立電子化維護紀錄系統,追蹤檢測時間、操作人員與狀況等資訊
五、實驗室地板材質選擇與美感整合
地板是實驗室規劃中常被忽略卻極為關鍵的一環。其不僅承受每日高頻率踩踏與儀器重量,更需兼顧耐化學性與安全防滑。
1. 地板材質建議
無縫環氧樹脂地坪(Epoxy Seamless Flooring)
此類地板具備卓越的耐壓與耐磨特性,能長時間承受機械壓力而不易變形,適合高使用頻率的空間使用。其抗磨耗能力強,大幅提升使用壽命;同時具備靜電防護功能,能有效防止靜電累積,提升設備與人員的安全。對於多數化學物質也展現出極佳的抵抗力,降低損害風險。此外,
2.無縫地板
是現代空間裝修的理想選擇。安裝後表面無縫隙,不易卡灰塵,整體視覺更顯俐落,且擁有豐富的色澤與樣式可供挑選。其主要材料為環保的聚氯乙烯,不僅可再生,亦對人體無害。材質柔韌具彈性,能有效吸收重物衝擊,降低對關節與腳部的壓力,同時具備優異的防滑性能,濕滑狀態下依然穩固安全。由於不吸水,防水防潮效果佳,適用於多種環境,不易發霉。地板本身亦具有吸音功能,能有效減少噪音,營造舒適安靜的生活空間。施工方面簡單便捷,只需美工刀即可輕鬆裁切,無木屑粉塵,也降低施工噪音。
2. 美觀與功能兼備的設計
融合校園色彩計畫,設計品牌色系搭配,提升整體空間辨識度與視覺感受。
地坪轉角圓弧設計可避免清潔死角,符合潔淨室與GMP標準精神。
常見問題 FAQ
Q1:實驗室設計是否一定要隔成多間?
A:視學科與用途而定。部分通識科實驗可採開放式設計以提升視野與協作,但針對化學、有害物處理與生物培養等,仍須分區以避免交叉污染。
Q2:學校預算有限,可以先分階段施作嗎?
A:可以。建議依實際教學需求與經費狀況分期建置,例如先完成基本空間與通風系統,後續再補強高價儀器與功能模組。
Q3:排煙櫃和空調會互相干擾嗎?
A:若設計不當,確實可能造成負壓失衡。需專業整合HVAC與排煙系統,並設計獨立控制,確保排煙效率與舒適溫度可共存。
結語:實驗室設計,從需求到信任的橋樑
一個優質的實驗室,從來不是標榜設備新穎或建築豪華,而是從每一個細節出發——是否真正理解教學需求?是否為未來使用留下彈性?是否每個學生都能安心、安全地在裡頭學習與探索?透過縝密規劃與專業整合,您所打造的不僅是一間空間,更是培育下一代創新人才的場域。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