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t8029y
普渼登實業Promising Material-防火填塞,隔音建材,台北隔音建材,松山區隔音建材
店家文章分享
防火全攻略|防火風管工法比較與安全優勢
防火風管工法比較與安全優勢解析
導言:防火風管在建築安全中的角色
防火風管——它在火災發生時負責阻擋火勢和濃煙擴散,確保逃生路線和其他防火區劃不受煙火侵害。在正常情況下,防火風管和一般鐵皮風管無異,負責建築的空氣流通;而一旦火警發生,防火風管可以在高溫下保持結構完整,阻擋火勢與濃煙穿透防火區劃。因此,防火風管的設計與施工品質直接影響建築在火災時的安全表現和法規驗收。選擇適當的防火風管工法和合格廠商,不僅攸關生命財產安全,更決定工程是否能通過消防檢驗。
工法與驗收:施工方法與制度對驗收的關鍵影響
防火風管能否通過驗收,關鍵在於施工工法與制度管控。消防單位除了審查產品認證,也會確認現場是否依認可工法施作。合格的防火漆系統會明訂噴塗厚度、補強位置、吊架間距與構件固定方式。若現場為了節省成本而偷工減料,例如厚度不足、吊架配置錯誤或使用未認證五金件,即使防火漆本身合格,也會因施工不符而被退件。
防火風管必須「材料」與「工法」同時合規,才能具備防火時效並順利通過驗收。
四家廠商支撐架規格與配置比較
防火風管的防火表現不只取決於防火漆本身,支撐架的結構強度與配置方式也是關鍵因素之一。若支撐間距過大、構件選型不當,風管在火場高溫下容易變形甚至脫落,導致整體防火失效。
以下表格整理了普渼登和其他三家廠商的支撐架規格與配置差異,包含吊桿(螺桿)尺寸、橫向構架材料(如角鐵、槽鋼)、吊架間距設計等。這些項目不僅影響風管在高溫下的穩定性,也決定是否能符合認證工法的結構要求。
比較項目 |
普渼登廠牌 |
A廠牌 |
B廠牌 |
C廠牌 |
---|---|---|---|---|
板材厚度使用 |
小型風管採用0.8mm鋼板,>=1250mm升級至1.0mm,>=2500mm用1.2mm,覆蓋尺寸至3000mm。 |
小型風管多用0.6mm鋼板,>=800mm才增至0.8mm,>=1250mm用1.0mm,>=2000mm用1.2mm,但僅認可至2500mm。 |
小型風管多用0.6mm鋼板,升級厚度時機與A廠牌相近,>=2000mm用1.2mm,亦只認可至2500mm。 |
小型風管即使用較厚板(0.8~1.0mm),>=1500mm採1.2mm厚,但系統僅認可至2000mm左右。 |
吊桿(懸吊螺桿)直徑 |
M8(8mm)用於小尺寸,>=950mm用M10,>=1250mm用M12鋼杆,逐級加粗確保承載。 |
M10用於小尺寸,約>=950mm升級M12,未提供更大規格(最大使用M12至2500mm)。 |
M8用於小尺寸,>=800mm用M10,>=1100mm即升級M12,且>=1150mm迅速提高至M16,杆徑需求高。 |
未明確提供標準;各尺寸吊桿規格資料欠缺,無法確認其配置(一大風險)。 |
吊架間距(支撐間距) |
1.5公尺固定最大間距,所有尺寸皆以≤1.5m間距設置吊桿,確保足夠支撐。 |
2.0公尺用於小風管(<800mm寬),較少吊桿節省成本;寬度>=800mm後改為1.5m間距。 |
1.5公尺固定間距。 |
未明確提供間距標準;可能缺乏統一規範(易出現吊桿距離過大的隱患)。 |
支撐構件型式 |
槽鋼+角鋼組合:依尺寸採用41×41×2.75mm抗扭槽鋼、50×50等角鋼組合成吊架,最大尺寸使用100×50×6.1mm矩形鋼管等高強構件,整體剛性高。 |
角鐵為主:分類少(僅3級),皆以角鐵框架為主,材料規格提升幅度有限。極限尺寸需角鐵+補強杆,超過2500mm無對應設計。 |
槽鋼+角鋼:採用與普渼登類似構件,但部分細節未揭露(如補強件數量),高尺寸需加粗角鋼及增加補強杆。 |
角鐵為主:宣稱使用L型角鋼,但給出多種規格「或」選項(如30×30×4或40×40×1.6),允許用較薄料替代,加上吊架設計級數繁多但未統一。 |
最大認證尺寸覆蓋 |
≥3000mm寬邊風管皆有對應設計,確保大型風管防火需求。 |
≤2500mm,超過則無法提供經認證的系統方案。 |
≤2500mm,超規格須另尋方案,否則不保證防火性能。 |
≈2000mm(內部測試),對更大尺寸缺乏公開數據與認證支撐。 |
表:四家廠商防火風管支撐架與相關規格比較(根據提供資料整理)
本次比較呈現出各廠商在防火風管支撐系統上的設計差異,包含板材厚度、吊桿規格與吊架間距等項目。普渼登在系統設計上,依照不同風管尺寸規模,逐步調整支撐構件的型式與配置條件,包含螺桿直徑、構件厚度與間距等,確保系統在面對高溫負載時仍具穩定結構表現。
在實務施工中,偶爾仍可見部分專案現場,因預算壓力或圖面資訊不完整,出現與認證內容不一致的施作情況。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狀況,說明其可能的影響與風險,供設計與監造單位在查核時作為參考:
·板材厚度不足:若使用與原設計不符的較薄鐵皮製作風管,雖可降低成本,但耐火時間與結構剛性也會隨之下降,火災時容易提早失效。
·補強未落實:部分大型風管原設有內部補強桿以穩定壁面結構,若現場未依圖施作,可能導致變形、脹裂,影響封閉性與防火性能。
·吊架間距過大:將設計中的吊桿間距拉長可減少用料,但高溫下鋼材強度降低,風管容易出現下垂、偏移甚至斷裂。
·材料替代未經評估:例如以厚度不足或非認證規格的構件替代設計項目,可能導致結構強度無法達標,且在查驗時產生資料不符的問題。
·施工文件資訊不完整:若系統資料中未明確揭示補強方式、構件材質或間距規則,現場承包單位可能難以準確對應,導致安裝方式與認證不符,增加後續驗收難度。
雖然上述情況多數並非惡意為之,而是因資訊落差、成本考量或溝通未盡所致,但其結果仍可能影響防火性能與驗收結果。
為降低風險,建議設計單位選用具備明確施工標準與認可書的系統方案,並於發包前先行確認支撐構件、防火漆厚度與吊桿間距等關鍵資訊。施工階段亦應建立影像紀錄機制,便於查核與驗證,確保施工品質與系統一致性。
防火風管雖然不起眼,但卻是建築防火中重要的一環。選擇具備清楚工法規範、完整資料,以及能對應驗收要求的防火系統,不僅有助於確保施工品質,也能減少後續查驗與補強的風險。
若能在設計與招標階段就明確要求相關條件,並搭配制度化的安裝與紀錄流程,將有助於風管在災害發生時真正發揮作用,並提升整體工程的可控性與信賴度。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