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陽實驗室設備| 排煙櫃、實驗室設計與無塵室
店家文章分享
台灣實驗室設計常見規範總整理
在實驗室建置的過程中,「美觀」、「高效」雖重要,但真正保障人員健康、實驗安全與營運持續的,是那些看似繁瑣卻至關重要的設計規範與施工標準。
本篇將依據台灣現行法規與實務經驗,整理實驗室設計中最常被問到、也最容易忽略的規範內容,涵蓋法規依據、空間配置、通風排氣、材料設備、安全配置、電力機電、驗收注意事項等七大主題,幫助您建構真正專業的實驗空間。
雖無單一法規名為《實驗室設計法》,但實務上需交叉符合下列法規,否則即使完工也可能無法通過消防、環保或驗收:
工作區走道建議不小於120 cm
實驗桌與牆面之間應預留至少90 cm以上距離(利於走動與清潔)
主要出入口門寬不得小於90 cm,並建議向外開啟
特殊實驗室應配置自動門或氣密門(如BSL-2以上)
易燃液體必須存放於防爆型藥品櫃
強酸鹼實驗區應遠離辦公區,並設置獨立排氣與地坪防護層
高壓氣體鋼瓶需固定於安全區域,並設有防傾倒鏈條與通風系統
每個排煙櫃應配有獨立排風管路
正面風速應達0.3–0.5 m/s
排氣須通過活性碳或酸鹼洗滌器(Scrubber)後才可排放
有毒或腐蝕性氣體不可與空調系統共用管路
使用FRP / PP耐腐排氣管為主,並需安裝檢修口與逆止閥
日益普遍的節能設計,依據開啟設備數量調整風量
可減少能源浪費並確保氣壓平衡
補充說明:
地坪防水與導流設計也為驗收重要項目,特別是濕實驗室與生物研究單位。
緊急洗眼器:每20人配置一組,距離任一使用者不超過10秒走路距離(約15公尺)
沖身器:適用於化學或腐蝕性液體處理單位
滅火器:每75平方公尺至少配置一具,並符合ABC乾粉標準
使用區與公共走道之間加設緩衝空間
儀器用電與高功率設備設置防爆開關盒與斷路器
實驗室牆面建議使用易清洗不吸水材料(如抗菌烤漆鋼板)
儀器專用插座應有獨立電路+標示
對於穩定性要求高的儀器(如GC-MS、ICP),建議安裝UPS不斷電系統
配電盤應外移至實驗室外,避免危險發生時人員無法切電
一般實驗區照度**≧ 500 Lux**
精密操作或顯色要求區域建議使用CRI ≧ 85 的LED燈
建議採用無眩光+防塵燈具設計
消防局現場查驗(滅火器、防火門、消防設備)
環保局有害氣體排放與設備設置查驗
勞動部職安查核(通風設計、安全設施)
建築物用途變更/使用執照補件或用途切換申請
若為TAF/GLP單位,需接受專業認證機構實地審查
A:不建議只找一般室內設計師。
實驗室涉及防火、通風、材料耐腐蝕、毒性氣體排放等專業項目,需符合多項建築與環保規範,若設計不符將無法驗收、甚至被勒令停用。建議選擇有實驗室專案經驗的設計顧問公司或設備整合團隊。
A:是的,若排放的是有害氣體、揮發性溶劑或酸鹼氣體,需向環保單位申報排氣設施,並搭配前處理(如洗滌塔、濾網)。
此外,若涉及實驗室變更用途或設置化學品儲存區,也可能需通報消防機關或補辦建築物變更手續。
A:有。主出入口最小寬度需達90cm,且不得有障礙物。走道寬度建議為120cm以上,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及《職安衛法》。避免設計太狹窄或動線不良,影響緊急疏散與人員通行。
A:是的。只要實驗過程涉及化學品、電力操作、加熱設備、氣體儲存等,皆應遵守上述設計與安全規範,並納入學校職安單位審核。尤其若有申請政府補助或TAF認證,更需要完整規劃與驗收紀錄。
A:絕對不可以。實驗室的排氣系統須與空調系統分離,否則有害氣體可能透過空調管線回流至其他區域,造成二次污染與重大安全風險。需設置獨立的局部排氣系統與排風管路。
A:可從下列五項自我檢核著手:
是否有合格的緊急洗眼器/滅火器/逃生標示
排煙櫃是否固定安裝且有獨立出風管
化學品儲存區是否有適當分區與防爆設計
實驗桌之間是否有120公分以上的走道空間
是否有明確的電源管理、插座過載保護與UPS設施
若其中超過兩項未達標,建議儘早尋求專業實驗室顧問進行現場診斷與設計改善。
一個合規、安全、高效的實驗室設計,不是只靠設備選擇就能完成,而是在規劃初期即全面考慮法規要求、系統整合、施工可行性與未來營運維護。
無論是新建校園實驗室、醫療檢驗單位,還是產業研發中心,在面對安全與法規挑戰時,選擇一個熟悉台灣法規、實務經驗豐富的整合型設計團隊,將是避免後患與創造價值的關鍵。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